让人人享有清洁用水和卫生设施

可持续发展目标6:到2030年,让所有人都能公平享用清洁安全用水。在剩下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世界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吗?

none
This content is also available in: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近30年来,”世界水周 “将矛头直指困扰人类的一大最根本的问题——让全世界所有人获得清洁用水。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人们只能通过互联网在家中庆祝”世界水周”。疫情同时也凸显了卫生设施的重要性。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各地的卫生部门一直在呼吁人们用肥皂和干净的水洗手至少20秒,或者盖上马桶盖后再冲水。这两个办法非常简单,但能最有效地限制病原体传播,预防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感染。

但是,如果没有干净的自来水,就很难保持手部卫生。长期以来,干净的自来水这一基本需求在许多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全球有近20亿人的供水系统受到粪便污染,而近10亿人无法获得包括抽水马桶在内的基本卫生设施。

可持续发展目标6:关乎大多数目标的成功

在17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几乎所有目标都与目标6(即确保人人可持续地获得清洁用水和卫生设施)的成功相互关联。虽然获得清洁用水和卫生设施被视为一项基本人权,但它既是消除贫困和饥饿、改善健康状况、减少不平等的基础,也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基础——因为如果清洁用水得到保障,越来越多的孩童就可以把时间花在学业上,而不是去找水和运水。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15年恶劣的卫生条件给全球GDP造成了223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亚洲及太平洋区域首当其冲,整体损失约占GDP的1.1%,其中一些国家的损失超过了全国GDP的5%。

解决亚洲的水问题

亚洲的城市人口占全球城市人口的54%,亚洲的水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快速的城市化造成的。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在南亚,由于缺乏清洁用水和卫生设施,导致很多可持续发展目标无法实现,而在发展中国家,进展正趋于停滞,甚至离目标渐行渐远。

亚洲的水挑战

• 3.69 亿人无法获得基本卫生设施
• 1.65 亿人缺乏基本的饮用水
• 亚洲约30%的人口已经面临缺水问题
• 气候变化和需求的增加预计将加剧缺水程度
• 到本世纪50年代,亚洲的水需求预计将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

资料来源:
儿基会《2019年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年度成果报告
国际应用系统分析学会(IIASA): “亚洲是否面临即将到来的水危机?”



然而,总体而言,过去十年来,亚洲国家在改善安全饮用水和卫生设施的可获取性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

现在只有1%的人口使用地表水作为饮用水,约92%的人口能够获得基本饮用水。2000年至2017年期间,中亚和南亚的基本卫生设施供应量增加了36%,东亚和东南亚增加了24%。

新举措

希望依然存在。虽然恶劣的卫生条件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反过来说,也为创造重大效益带来了契机:据世卫组织估计,在改善卫生条件和供水方面每投资1美元,就可以提高生产力,节省4美元的医疗费用。

这样,企业有理由重新考虑其战略和技术投资。例如,在越南,澳大利亚公司Akvotek正在使用其开发的无化学品处理工艺净化取自湄公河流域一条运河的脏水。这种节能的净化系统为南部城市檳椥的人们带去安全的饮用水,使得至少 400个家庭和2000人因此获益。

大公司也在利用可持续发展目标作为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依据。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其中包括承诺减少用水量的荷兰啤酒商喜力。在印度尼西亚,喜力与多个联合国机构和一个非政府组织合作,开展退耕还林工作,重建3千万人的供水系统和抗洪能力。

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围绕这些目标寻找良方,制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虽然今年的”世界水周”只能在家庆祝,但其重要性将与日俱增。


 本文章的内容未曾获得联合国的批核,亦不反映联合国及其官员或会员国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