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投資者看準中國的長期潛力

新冠肺炎疫情震驚了全球股票和固定收益市場投資者,但機構投資者在中國找到了長期機會。

This content is also available in: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and Simplified Chinese.

從數據顯示,中國在岸資本市場對疫情所造成的干擾具有相對較強的抵禦能力。從3月下旬至4月中旬,從流入中國A股的外資來看,淨買盤約40億美元,而在收益率差的刺激下,3月流入”債券通”的外資資金達到創紀錄的4782億元人民幣。

雖然全球不確定性或會引發投資者進一步拋售股債,以填補其他資產的投資部位,但整體趨勢仍然令人鼓舞。專家認為,中國在岸資本市場很可能會繼續吸引境外資金,尤其因為越來越多的全球股票和固定收益指數在增加中國股票和債券的權重。



法國巴黎銀行東亞策略主管兼亞太區股票及衍生品策略主管呂成表示:”我們看到,最近中國股票和固定收益市場的外資投資活動大幅增加。越來越多機構將中國視為長期投資機會,在全球其他地區的低利率環境下,尤其特顯中國的投資機會。”

法國巴黎銀行東亞策略主管兼亞太區股票及衍生品策略主管呂成表示:”我們看到,最近中國股票和固定收益市場的外資投資活動大幅增加。越來越多機構將中國視為長期投資機會,在全球其他地區的低利率環境下,尤其特顯中國的投資機會。” 他補充說:”在全球拋售期間應付相對強勁的交易運作量,應能增強投資者對’滬深港通’和’債券通’渠道的信心。此外,近期各大指數納入中國債券和股票也有助於促進更多投資者湧入中國。”

同時,各個旨在促進境外資本對中國投資的相關框架都簡化並調整了流程,如”滬深港通”、”債券通”、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CIBM)以及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計劃( 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計劃(RQFII)等,讓國際投資者更容易參與中國的在岸固定收益和股票市場。

磨合問題

儘管投資者對相關舉措施,如允許CIBM投資者使用在岸衍生品工具對沖風險表示歡迎,但法國巴黎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全球市場部資深中國經濟學家容靜認為,目前仍存在一些基礎架構上的問題,妨礙了境外投資者進行衍生品交易。

法國巴黎銀行證券服務部亞太區結算和託管產品業務主管Gary O’Brien表示:”雖然投資者可利用多種渠道來獲得最佳解決方案,但在確定投資方式之前,投資者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不同計劃之間的細微差別。”


“某類型的債券投資者在進入回購市場仍然受到嚴重限制。這對資產管理公司來說是一個主要障礙,”容靜說道​​。

此外,外資投資中國相關框架的數量,以及當中一些規則互相抵觸也會為投資者做成困難,法國巴黎銀行證券服務部亞太區結算和託管產品業務主管Gary O’Brien表示。

每個框架都有其獨特要求。例如,投資者無法通過’滬深港通’使用在岸人民幣進行對沖和融資,而藉助QFII計劃則可以。同樣,’債券通’的投資者不能進行債券遠期回購交易,但相比之下,利用在岸框架的機構卻可以,”O’Brien說道。

 “雖然這些框架之間存在的差異可以讓投資者利用多種渠道來獲得最佳解決方案,但在確定投資方式之前,投資者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不同計劃之間的細微差別,並持續關注這些計劃的不斷演變,”他補充道。

疫情之下的改革

然而,中國的改革意圖非常明顯:監管機構已經在開展一系列正面的改革措施。容靜指出,去年10月宣布放寬對券商和證券公司的外資持股限制是另一項正面的改革。



同樣是在去年10月宣布的”環球板”預計將提振陷入困境的”滬倫通”計劃,讓投資者藉助倫敦證券交易所運營的渠道,投資於那些交易活躍、流動性高 ,並在美國和上海上市證券的存託憑證。不過,O’Brien承認,新冠肺炎疫情轉移了”滬倫通”參與者的注意力,交易量大致沉寂。

法國巴黎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全球市場部資深中國經濟學家容靜表示:”中國監管機構已經在開展一系列積極的改革措施,包括去年10月宣布放寬對券商和證券公司的外資持股限制。”


受疫情影響,其他監管舉措也面臨著無可避免的推延。 “2019年,監管部門曾宣布將取消QFII和RQFII投資額度和匯出比例限制,但到現在都尚未落實。同樣,旨在促進’滬深港通’綜合交易的特別獨立戶口解決方案也被延遲。不過,我們預計此方案將於2020年5月推出,”O’Brien解釋說。

中國2020

隨著”債券通”的周年紀念日即將來到,一些投資者積極呼籲進一步改善”債券通”框架。提議的措施包括:允許開展第三方在岸外匯對沖和融資服務;允許開展債券回購和債券期貨投資;延長交易時間以滿足歐美市場投資者的需求;以及擴大”債券通”參與者的範圍,將私人銀行等更多的投資者納入其中。其他指數供應商未來會否決定將中國債券納入其全球指數,取決於中國是否願意解決這些問題。若能被納入,將可能刺激更多外資流入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