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圍3排放是一種間接排放,在亞洲和全球越來越被視為實現減碳的關鍵因素,它不是由企業自身產生,而是由企業價值鏈上的獨立實體產生的一種排放。在香港和新加坡舉行的法國巴黎銀行可持續未來論壇(BNP Paribas Sustainable Future Forum)上,交易銀行業務團隊分享了本行最近委託進行的一項環境、社會和管治(ESG)調查結果,這項調查訪問了亞太各區多個行業的200多名最高管理層和高級管理人員,探討了解決範圍3排放的策略。
範圍3排放:一大重要挑戰
法國巴黎銀行亞太區全球貿易解決方案主管Cynthia Tchikoltsoff表示,範圍3排放通常佔企業溫室氣體排放量的70%至90%。「但實際上,在我們調查的企業當中,只有不到15%的企業正積極處理範圍3排放的問題。這是溫室氣體排放中最難解決的部分。」
法國巴黎銀行交易銀行部可持續發展主管Eric Tran以紡織業為例,指出跨國企業高達97%的排放可能來自上游供應鏈,而過時的製造業慣例以及對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賴,是造成溫室氣體排放和廢棄物產生的主因。
他解釋道:「要實現紡織和服裝業供應鏈現代化,估計其資金缺口約為1萬億美元。相關投資零碎分散,製造供應商可能會因為其投資回報不明朗而優先考慮投資其他領域。」
變革在即
然而,企業正在進行變革,而加強監管措施將會推動這個趨勢。歐盟率先作出行動推出《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CSRD),要求企業申報範圍3排放量。雖然這是一項歐盟指令,但它對包括亞洲國家在內的其他國家亦有很大影響:任何非歐盟公司,如果在過去連續兩個財年中,每年在歐盟產生的淨營業額超過1.5億歐元,或在歐盟受監管市場擁有至少一家淨營業額超過4,000萬歐元的大型附屬公司或上市附屬公司,都需要逐步遵守該規定。有債券或股本證券在歐盟受監管市場上市的非歐盟中小企也應當逐步遵守這項規定。
這些申報責任將在2024年至2029年期間逐步生效,覆蓋廣泛的亞洲市場,而亞洲地區亦在制定類似法例。新加坡、日本和香港等市場都正在採用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原則,監測自身的氣候相關風險。
推動供應鏈的ESG發展
如何才能取得進展?領先企業根據自身的經驗提供建議。在過去20年,施耐德電氣(Schneider Electric)一直申報可持續發展情況,並制定了一套全面的計畫,致力於2030年前實現營運淨零排放,並於2050年前實現價值鏈淨零排放。在2021年,該公司針對前一千大供應商制定一項以範圍3為重點的計畫,這些供應商合共排放的二氧化碳佔施耐德電氣供應鏈的總排放量的80%以上。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該公司已完成目標範圍3供應商減碳36%的目標,並有望在2025年底前實現減碳50%的目標。
該集團得以達成這一目標,某程度上是由於其能夠深入理解供應商所面對的現實處境。施耐德電氣可持續發展業務部副主管Alexandru Popa表示:「企業通常在不同發展階段會面臨不同的挑戰。」對於剛開始推動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挑戰可能來自法規遵守和一手數據的收集。而對於在這方面較成熟的企業,他們都已經訂立了目標和路線圖,所以他們面對的主要挑戰是「真正讓供應商一起參與,建立共同理念」。Popa補充道:「這並不容易,關鍵在於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和清晰的溝通。」
Popa表示,「在這方面最成熟的公司」已經與供應商洽談妥當,準備採取減碳行動,「但外界仍有許多雜音,令一些供應商不知道從何處著手。為了協助這些供應商,我們需要建立一套穩健的計畫,並讓具有豐富知識的採購團隊來協助他們。」
雙管齊下
新加坡房地產公司CapitaLand將範圍3排放分為15個基本類別,但該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和可持續投資總監Vinamra Srivastava表示,應該更明確制定優先事項。
他建議在設定這些優先事項時採用「雙層指標」。「你不可能試圖同時解決全部15個類別的問題。你想要選擇有影響力的領域,亦須考慮計畫執行性。有時候,你需要採取見效快的方案,藉此保持進展的動力。」他還建議儘快從基於財務開支的分析,轉向產品碳排放的分析。
他發現「在採購指引中訂立賞罰分明的措施」成效顯著。當中包括在這些指引中奉行特定標準,並落實供應鏈融資激勵措施,以支持正確推行減碳計畫的供應商。
調查企業表示,有多個方面可以協助他們管理範圍3排放,支持供應鏈進行減碳。包括供應鏈實務措施標準化、供應商培訓、中小企的數據申報簡化、供應商勞工實務措施的透明度提升,以及境內設施開發,以降低原材料運輸相關的碳足跡等。
而這些企業則依賴金融機構和監管機構協助新興市場的中小企業獲得清潔能源。PUMA集團採購總監Anne-Laure Descours表示:「部分市場中的可再生能源投資需要更明確和更協調的監管政策,才能充分發揮其潛能。」
擁抱合夥關係
建立合夥關係是解決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的關鍵。Tchikoltsoff指出,範圍3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需要企業內部及組織、金融機構與供應商之間展開大量合作」。
❝ (範圍3)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需要企業內部及組織、金融機構與供應商之間展開大量合作。 ❞
PUMA的Descours表示,範圍3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合作、夥伴關係和透明度。無人能夠獨自擔此重任:這是一筆巨大的資本開支投資,因此必須公開透明。」舉例說,PUMA向供應商承諾保持長期業務合作關係,讓他們可以安心在可持續發展方面進行重大投資。「如果你不能為他們提供保障,他們便無法投資。」PUMA與供應商就可持續營運資本展開的合作可以追溯到多年前:早於2016年PUMA就已與國際金融公司(IFC)達成一項此類安排。
Descours解釋說:「銀行可以幫助企業創建一些能鼓勵供應鏈減碳的設施,例如,若與某些可持續發展相關的關鍵績效指標(KPI)得以實現,便能夠以較低利率獲得融資,從而激勵企業作出正確行為。」
Descours還呼籲銀行支持地方政府「提供資金,協助供應商獲得可再生能源。」調查企業廣泛提及了地方政府的支持。例如,透過促進中小企業的企業信息披露,地方政府可以幫助解決範圍3的問題。
法國巴黎銀行推行的一項舉措旨在透過擴大披露範圍、聯同CDP等ESG機構加強與客戶的互動溝通,並納入與進度掛鈎的激勵措施,從而提升供應鏈的透明度。Tran表示:「憑藉這個系統,我們見到有100多家供應商首次披露信息。」這可能會降低融資成本,有助於抵銷部分信息披露和核實成本。
支持ESG的基金將投資重新分配予一些符合更高溫室氣體排放標準的企業,令企業獲得進一步的誘因,以發展成範圍3的領導者,從而影響市場估值。
「供應鏈上的ESG問題已融入我們的整個投資流程。供應鏈實務措施在ESG評分方法中所佔的比重高達16%。」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公司ESG研究亞洲主管Crystal Geng表示。這包括以下數個方面:對人權、勞動力標準和環境考慮因素進行的全面篩選流程;齊心改善部分行業上下游供應鏈的努力;以及對實行綠色採購政策和供應商標準的企業加大投資力度。因此,具有氣候適應能力且公平公正的供應鏈不僅可持續發展,亦有助於提升市場表現。
❝ 供應鏈上的ESG問題已融入我們的整個投資流程。供應鏈實務措施在ESG評分方法中所佔的比重高達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