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仍屬於轉型中的經濟體, 儘管它不再依靠污染嚴重的重工業及固定資產投資,以推動數十年的雙位數增長,然而該國仍由國有行業主導,它們難以在一夜之間將自己重新塑造為「可持續」行業。
在承諾建設可持續未來方面,中國舊有的經濟秩序日漸成為關鍵角色。
” 法國巴黎銀行亞太區可持續資本市場部負責人黃超妮表示:「我們事實上看到,像鋁、鋼鐵和其他重工業等棕色板塊的大型國有企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作為一間銀行,我們正大力促使它們發揮此等作用。」 ”
「這聽起來似乎有違常理,亦可能讓我們受到批評,但我們認為中國要麼繼續允許該等符合嚴格綠色標準的公司發行更多綠色債券,要麼嘗試從棕色轉型至綠色產業。」
轉型債券正日益得到著重衡量自身投資影響的投資者青睞。
「在整個歐洲,我們看到機構投資者正在努力量化並衡量他們的減碳貢獻。這通常比單純投資在符合綠色債券發行條件的公司更為重要,」
黃超妮說道。「例如,如果你能夠提供資金,對製造業減排技術進行投資,對比投資已經滿足深綠色條件的綠債,可能帶來更多額外的環保效益,更有助於緩解氣候變化。」然而她續指出,這兩類資產可在各市場上發揮同等重要的作用,並且互作補充,不存在相互競爭。
法國巴黎銀行可持續發展分析師特雷弗·艾倫(Trevor
Allen)表示,轉型債券或會是協助低碳經濟配置資本的全新舉措。 「我們希望擴大轉型資本的使用範圍,為它們打造有吸引力的投資前景,而公開透明是轉型債券成功的關鍵。」
對績效數據測量開展獨立的評估,有助提高企業可持續主張的透明度。艾倫補充說:「使用基於科學的目標和相關關鍵績效指標的公司將贏得投資者的信任。」
目前為止,全球已經發行了三隻轉型債券,分別來自一間石油公司、一間公用事業公司和一間牛肉生產商,但艾倫認為,未來開發新資產類別仍有很大空間。
艾倫表示:「隨著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因素從衡量企業社會責任的標準轉變為投資戰略的重要推動因素,我們認為轉型債券可以發揮主要作用。」
除中國外,亞太地區將繼續在這一市場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因為亞太仍然是全球碳排放量最高的地區。
黃超妮表示,亞太地區及以棕色產業為主的企業越來越關注減少碳足跡,並將其在這方面的成功視為自身業務增長的核心,而非「可有可無、有則更好」的因素。
「我們看到,那些沒計劃發行綠色債券的公司,又或是沒有發行債券所需資本的公司,對減少環境足跡越來越感興趣,它們真心希望轉型,但同樣也不希望被貼上『洗綠』的標籤,」
黃超妮說。
「我們認為,這些企業最有潛力推動最大幅度的減碳,在經濟發展速度冠絕全球的亞太地區改善人們的環境和生活質素。」